(一)、平滞呆板,缺少变化。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一篇:“丁卯为 天啟 七年,即《醒世恒言》版行之际,此适出而争奇,然叙述平板,引证贫辛,不能及也。” 巴金 《家》六:“父亲一句一句平板地说下去,好象这些话都是极其平常的。”
(二)、下种时使泥土平坦的农具。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二:“平板,平摩种秧泥田器也。用滑面水板,长广相称。上置两耳繫索,连軛驾牛,或人拖之。摩田须平,方可受种。即得放水浸渍匀停,秧出必齐。”
(三)、钳工刮研用的工具,用厚的铸铁板制成,一面很平。
平 píng(ㄆ一ㄥˊ)
(一)、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二)、均等:平分。平行( xíng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三)、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四)、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五)、治理,镇压:平定。
(六)、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
(七)、和好:“宋人及楚人平”。
(八)、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九)、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十)、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
(十一)、姓。
(十二)、〔平假( 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十三)、古同“评”,评议。
板(闆) bǎn(ㄅㄢˇ)
(一)、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二)、诏书:诏板。
(三)、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四)、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五)、硬得像板子似的:板结。
(六)、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