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铜元。
毛泽东 《我们的经济政策》:“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大帐簿》:“共和厅里的一壶茶要两角钱,看一看狮子要二十个铜板。”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卜老板 只肯出到一元九角一担,一个铜板不肯再添。”
(二)、铜制板材。
《清会典·户部·钱法》:“又奏准购定 东洋 十足铜板一百万斤,九九五成铜甎一百五十万斤。”
(三)、铜版。
《文献通考·钱币二》:“令都茶场会子库将第四界铜板,接续印造会子二百万。”参见“ 铜版 ”。
(四)、铜制的演唱快书等打拍子用的板状器具。
铜(銅) tóng(ㄊㄨㄥˊ)
(一)、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 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铜铜”)。铜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板(闆) bǎn(ㄅㄢˇ)
(一)、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二)、诏书:诏板。
(三)、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四)、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五)、硬得像板子似的:板结。
(六)、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