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高处到低处。如:他从楼上下去。如:路面积水已经下去了一半。
(二)、指从较高的部门到较低的部门或基层。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我决心先下去参加平分土地工作。” 郭小川 《山中》诗:“我要下去啦--,这儿不是战士长久住居的地方。”
(三)、表示事物从有到无。如:手上的泡下去了。如:你的气还没下去。
(四)、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由高处到低处、由近处到远处、由上层到下层等趋向。
《水浒传》第一回:“又掘下去,约有三四尺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运退时,撞着就是折本的,潮水也似退下去。”如:会议精神已经传达下去。
(五)、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继续进行。
毛泽东 《反对投降活动》:“战下去,团结下去-- 中国 必存。” 巴金 《家》二五:“人们照常和平地生活下去,把战争当作了一个噩梦。”
(六)、用在形容词后,表示某种状态继续发展。
张天翼 《儿女们》:“渐渐地声音变小了下去。”如:人一天天瘦下去。
下去是汉语词汇,拼音xià qù,解释为由高处到低处 等。
下 xià(ㄒ一ㄚˋ)
(一)、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二)、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三)、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四)、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五)、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六)、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七)、进入:下海。
(八)、投送:下书。
(九)、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十)、谦辞:在下。下官。
(十一)、颁布:下令。
(十二)、攻克:攻下。
(十三)、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十四)、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十五)、退让:争执不下。
(十六)、做出判断:下结论。
(十七)、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
(十八)、用在名词后边(①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②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十九)、用在动词后边(①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②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③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二十)、少于:不下二百人。
(二十一)、动物生产:鸡下蛋。
去 qù(ㄑㄨˋ)
(一)、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去处。去路。去国。
(二)、距离,差别:相去不远。
(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去年。去冬今春。
(四)、除掉,减掉:去掉。去皮。去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五)、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去男主角。
(六)、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去。进去。
(七)、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去。
(八)、汉语四声之一:去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