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
唐 白居易 《得乙与丁俱应拔萃互有相非未知孰是》:“勤苦修辞,乙不能也,吹嘘附势,丁亦耻之。” 明 王廷相 《大复集序》:“稽述往古,式昭远模,摈弃积俗,肇开贤藴,一时修辞之士翕然宗之,称曰 李 何 云。” 清 顾炎武 《春雨》诗:“平生好修辞,著集逾十卷。” 清 俞樾 《诸子平议·老子》:“自 宋 以来儒者不以修辞为事,莫窥斯秘矣。”
(二)、指文辞。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李颀》:“ 頎 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綉,杂歌咸善,玄理最长。”
(三)、修饰文辞。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
(四)、见“ 修辞学 ”。
修辞(figure of speech;rhetoric ),即文辞或修饰文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修 xiū(ㄒ一ㄡ)
(一)、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二)、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三)、剪或削:修剪。
(四)、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五)、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六)、(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七)、长( cháng ),高:修长。
(八)、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九)、姓。
辞(辭) cí(ㄘˊ)
(一)、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二)、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三)、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四)、解雇:辞退。
(五)、同“词”。
(六)、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七)、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八)、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