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体的小滴。
《西游记》第二五回:“却教二十个小仙,扛将起来,往锅里一摜,烹的响了一声,溅起些滚油点子。”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大风卷起 黄河 浪,冲撞山崖,飞溅出的水点子,打在战士们身上、脸上。”
(二)、小的痕迹。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古旧一点的庭园就有成群成阵像一片片墨点子的老鸦在老态龙钟的榆钱树的树巅上来回盘旋。”
(三)、指骰子上的点数。
《糊涂世界》卷七:“‘他的点子你到底看见没有?’ 有福 道:‘看见的, 马二哥 实在不错,一个五,一个四,一个六,一个么,如何会是么呢?’”
(四)、表示少量。
《红楼梦》第三一回:“正经明儿你打发小子问问 王大夫 去,弄点子药吃吃就好了。” 艾芜 《乡愁》五:“真是富不起的东西!这点子,都受不起哪!”
(五)、办法;主意。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三:“不要开玩笑了,快给我出个点子吧。” 浩然 《艳阳天》第一○六章:“这个办法太好了,您真有点子。”
(六)、要害;关键。
(七)、节拍。
杜鹏程 《铁路工地上的深夜》:“他脚在地下敲着点子,数着时间的步伐。” 古华 《芙蓉镇》第一章:“莫看他白天笑呵呵,锣鼓点子不离口,山歌小调不断腔,晚上却躲在草屋里哭。”
(八)、一种点心。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荤素从食店》:“更有专卖素点心从食店,如丰糖糕……包子、点子、诸色油炸、素夹儿、油酥饼儿。”
(九)、一种乐器。
明 王圻 《三才图会·器用三·点》:“点,即古之更点,今俗乐以之配於铜鼓,谓之点子。”
(一十)、10.鸽的一种。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笼养》:“鸽之最贵者曰袍袖,曰点子,其形体雄异,毛羽整刷,翱翔矫健,嬉舞空中,宜称曰决云儿,不止为半天娇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鸽异》:“鸽类甚繁, 晋 有坤星, 鲁 有鹤秀……又有靴头、点子、大白、黑石、夫妇雀、花狗眼之类,名不可屈以指。”
点子,指是指可以量化的,想法,主意,办法;液体的小滴。是经过思维产生的解决问题的主意。通俗来说,点子指思考得到的,能够合法获取利益的想法。在科学与企业中尤为重要。
点(點) diǎn(ㄉ一ㄢˇ)
(一)、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二)、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三)、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三十一)、4”。
(四)、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五)、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六)、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七)、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八)、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九)、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十)、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十一)、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十二)、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十三)、指定,选派:点菜。点将( jiàng )。听众点播。
(十四)、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十五)、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十六)、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十七)、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十八)、同“踮”。
子 zǐ(ㄗˇ)
(一)、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二)、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三)、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四)、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五)、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dàn )。棋子儿。
(六)、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七)、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八)、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九)、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十)、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十一)、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十二)、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十三)、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十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