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文学艺术创作的成品。
鲁迅 《集外集拾遗·<木刻纪程>告白》:“本集全仗国内木刻家协助,以作品印本见寄,拟选印者由本社通知,借用原版。”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后记》:“《九歌》和 屈原 身世无直接关联,情调清醒而玲珑,可能是 屈原 年轻得意时的作品。”
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具有独创性而以一定有形形式复制表现出来的智力成果。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见著作权)和主要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讲课、演说、布道等口语作品;配词或未配词的音乐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哑剧和舞蹈艺术作品、绘画、书法、版画、雕塑、雕刻等美术作品;实用美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摄影艺术作品;电影作品;游戏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 、科学技术有关的示意图 、地图、设计图、草图和立体作品。
作 zuò(ㄗㄨㄛˋ)
(一)、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二)、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三)、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四)、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 è )。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五)、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六)、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七)、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八)、同“做”。
(九)、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
(十)、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
品 pǐn(ㄆ一ㄣˇ)
(一)、物件: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
(二)、等级,种类:品名。品类。品色。品位。
(三)、性质:品质。品行( xíng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
(四)、体察出好坏、优劣等: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尝)。
(五)、指吹弄乐器:品箫。
(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