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文字表达意见、知识、思想、感情等。
《文选·班固<答宾戏>》:“取舍者,昔人之上务;著作者,前烈之餘事耳。” 吕向 注:“著作,谓述作文史也。”《后汉书·延笃传》:“ 桓帝 以博士徵,拜议郎,与 朱穆 、 边韶 共著作 东观 。” 清 刘大櫆 《<严遥青诗集>序》:“ 文王 、 周公 繫《易》, 孔子 成《春秋》,皆以大圣人之才,躬亲著作。” 鲁迅 《准风月谈·“商定”文豪》:“然而,著作一世,藏之名山,以待考古团的掘出的作家,此刻早已没有了。”
(二)、著作的成品。
《明史·李东阳传》:“为文典雅流丽,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余自信文名可以传世,至百年后,口碑已没而著作常存。” 丁玲 《悼念茅盾同志》:“ 茅盾 同志著作等身,我将再好好地去读,并永远向他学习。”
(三)、见“ 著作郎 ”。
详细解释1、用文字表达意见、知识、思想、感情等。《文选·班固》:“取舍者,昔人之上务;著作者,前烈之馀事耳。” 吕向 注:“著作,谓述作文史也。”《后汉书·延笃传》:“桓帝以博士徵,拜议郎,与朱穆、边韶共著作东观。” 清 刘大櫆 《序》:“文王、 周公系《易》,孔子成《春秋》,皆以大圣人之才,躬亲著作。” 鲁迅 《准风月谈·“商定”文豪》:“然而,著作一世,藏之名山,以待考古团的掘出的作家,此刻早已没有了。”2、著作的成品。《明史·李东阳传》:“为文典雅流丽,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余自信文名可以传世,至百年后,口碑已没而著作常存。” 丁玲 《悼念茅盾同志》:“茅盾同志著作等身,我将再好好地去读,并永远向他学习。”
着 zhuó(ㄓㄨㄛˊ)
(一)、穿(衣):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二)、接触,挨上: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三)、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四)、下落,来源:着落。
(五)、派遣:着人前来领取。
(六)、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
作 zuò(ㄗㄨㄛˋ)
(一)、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二)、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三)、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四)、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 è )。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五)、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六)、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七)、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八)、同“做”。
(九)、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
(十)、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