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器和鲜血。借指战争。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二章:“又工党之结联,后此必愈甚,恐或酿铁血之祸,其争不在强弱之国而在贫富之羣矣。” 邹韬奋 《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要对外作殊死战,用铁血来抢救垂亡的国家,来解放被压迫被蹂躏的民族。”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诗之五:“识得止戈为武意,能将铁血铸平和。”
铁血,通常用来形容刚强,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或意志;有同名中国电影,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摄,1939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头——这年秋冬,趁大战在欧洲爆发,日军派出号称“钢军”的精锐部队第五师团在华南北部湾登陆,攻占南宁,长驱直入,妄图切断当时我唯一畅通的西南国际交通线,而威胁陪都重庆。刚刚装备起来的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陆军第五军奉命南下抗敌于古战场昆仑关下。昆仑关之战歼灭日军五千余人,是中国抗战攻坚战取得的首次胜利。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从这年春由防御阶段转入相持阶段。另有同名电视连续剧等。
铁(鐵) tiě(ㄊ一ㄝˇ)
(一)、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形容坚硬:铁拳。铁军。铁骑。金戈铁马。铁汉。铁蹄。铁腕。
(三)、形容确定不移:铁铮铮。铁的纪律。铁证。
(四)、形容刚正:铁面无私。
(五)、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铁着脸。
(六)、黑色:铁骊。铁青。
(七)、兵器的代称:手无寸铁。
(八)、姓。
血 xuè(ㄒㄩㄝˋ)
(一)、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二)、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三)、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