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谋划发动;谋划鼓动。
鲁迅 《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 北京 学界,前此固亦有其光荣,这就是‘五四’运动的策动。” 茅盾 《子夜》十四:“他们来贡献一个解决工潮的方法,实在就是 钱葆生 的幕后策动,叫他们两个出面来接洽。”
(二)、鞭策驱使。
邵燕祥 《我们架设了这条超高压送电线》诗:“策动着我们工业的骏马日夜不停地朝前赶!”
1. [whip and drive]∶鞭策驱动2.[machinate;set on;engineer;goad]∶谋划、鼓动策动闹事他在策动一些人造反1.谋划发动;谋划鼓动。 鲁迅 《花边文学·“京派”与“海派”》:“ 北京 学界,前此固亦有其光荣,这就是‘五四’运动的策动。” 茅盾 《子夜》十四:“他们来贡献一个解决工潮的方法,实在就是 钱葆生 的幕后策动,叫他们两个出面来接洽。”2.鞭策驱使。 邵燕祥 《我们架设了这条超高压送电线》诗:“策动着我们工业的骏马日夜不停地朝前赶!”
策 cè(ㄘㄜˋ)
(一)、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二)、鞭打:策马。鞭策。
(三)、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四)、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五)、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六)、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七)、杖:策杖。
(八)、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九)、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十)、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十一)、姓。
动(動) dòng(ㄉㄨㄥˋ)
(一)、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二)、使开始发生:发动。
(三)、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
(四)、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
(五)、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
(六)、非静止的:动画。
(七)、可变的:动产。
(八)、行为:举动。动作。
(九)、常常:动辄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