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慈爱和睦;慈祥和蔼。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其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国语·周语下》:“慈和能惠。” 韦昭 注:“慈,爱;和,睦;故能惠也。”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慈和以结士民之爱。” 唐 白居易 《唐故秘书监赠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为子弟孝敬,为伯父慈和,与朋友信。” 叶圣陶 《倪焕之》三:“那教师慈和的眼光对着他,叫他平心静气,想想这样的事情该不该。”
慈和,指慈爱和睦;慈祥和蔼。
慈 cí(ㄘˊ)
(一)、仁爱,和善:慈爱。慈善。慈悲。慈祥。仁慈。慈和。慈眉善目。
(二)、特指“慈母”,多用于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家慈。慈闱。慈颜。慈命。
(三)、对父母的孝敬奉养:孝子慈孙。
和 hé(ㄏㄜˊ)
(一)、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二)、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三)、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四)、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五)、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六)、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七)、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八)、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九)、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