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酧和”。以诗文相酬答。
《晋书·刘琨传》:“ 諶 素无奇略,以常词酬和。”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二折:“恰纔共他诗词酧和,正是有情。”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唯时戴笠故交,担簦才子,竝与讌游之席,各传酬和之篇。”
(二)、应和,呼应。
《南史·宋庐江王祎传》:“ 泰始 五年, 河东 柳欣慰 谋反,欲立 禕 , 禕 与相酬和。”《南史·范晔传》:“ 豫章 胡藩 子 遵世 与 法静 甚款,亦密相酬和。”
[respond (to a poem) with a poem] ①用诗词应答:常有酬和之作;相与酬和,相得无比。②应和;呼应:暗中酬和。
酬 chóu(ㄔㄡˊ)
(一)、劝酒:酬酢。
(二)、用财物报答:酬劳。酬谢。酬金。报酬。
(三)、交际往来:应( yìng )酬。酬对。酬和( hè )(用诗词应答)。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
(四)、实现愿望:壮志未酬。
和 hé(ㄏㄜˊ)
(一)、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二)、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三)、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四)、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五)、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六)、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七)、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八)、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九)、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