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司马太傅 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浄,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 谢景重 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一章:“三五株晚熟的高粱,摇曳着火红的穗子,点缀着平原的秋色。”
(二)、绘画的布局和着色。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若能沾湿绢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 宋 范成大 《题范道士<二牛图>》诗:“目光炯炯狞而驯,点缀毫末俱逼真。” 清 戴名世 《跋赵孟頫画》:“右 赵孟頫 画一卷,泉石蹊径,花鸟云霞,歷歷然点缀诚工妙矣。”
(三)、应景;凑数。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灯节》:“市卖食物,乾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 唐淑贞 对于夜饭,和对于早饭一样,只算是到时候的一种点缀,不吃也可以。”
(四)、打点。
《糊涂世界》卷十:“就是本道、本府,也得十分尽情,无论家丁、厨子、亲兵、小队,都要点缀。” 尚钺 《预谋》九:“同时再拿一百元或五六十元到会计主任、庶务处长几位家中去点缀点缀。”
点缀,汉语词汇。拼音:diǎn zhuì指衬托、装饰。主要表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语出《世说新语·言语》:“ 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浄,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 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
点(點) diǎn(ㄉ一ㄢˇ)
(一)、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二)、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三)、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三十一)、4”。
(四)、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五)、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六)、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七)、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八)、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九)、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十)、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十一)、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十二)、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十三)、指定,选派:点菜。点将( jiàng )。听众点播。
(十四)、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十五)、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十六)、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十七)、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十八)、同“踮”。
缀(綴) zhuì(ㄓㄨㄟˋ)
(一)、缝:补缀。缀上几针。
(二)、连接:连缀。缀文(即作文章)。缀辞。缀集。缀辑。笔不停缀。
(三)、装饰: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