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píng(ㄆ一ㄥˊ)
(一)、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二)、均等:平分。平行( xíng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三)、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四)、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五)、治理,镇压:平定。
(六)、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
(七)、和好:“宋人及楚人平”。
(八)、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九)、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十)、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
(十一)、姓。
(十二)、〔平假( 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十三)、古同“评”,评议。
均 jūn(ㄐㄨㄣ)
(一)、平,匀,引申为调和: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二)、皆,都,老少均安。
(三)、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四)、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五)、〔均钟〕古代乐器。
(六)、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工 gōng(ㄍㄨㄥ)
(一)、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二)、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
(三)、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
(四)、工作量: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
(五)、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
(六)、细致,精巧: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七)、〔工尺( chǐ )〕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
(八)、善于,长于: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资(資) zī(ㄗ)
(一)、财物,钱财:资源。物资。资财。资金。资费。资料。工资。川资(路费)。
(二)、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资本。外资。独资。合资。资方。
(三)、供给,帮助:资助。资送。资敌。可资借鉴。
(四)、智慧能力:资质。天资。
(五)、出身和经历:资格。资历。
(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