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与记忆
词语解释
遮蔽与记忆是石耿立近年来的历史散文结集。作者挖掘以往被遮蔽或被遗忘的历史细节,以兼具沉实凝重、诗意怏然的独特风格,重写抗战中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从赵登禹、张自忠、赵一曼、萧红,到汪精卫、梁鸿志、石友三、周作人等等,呈现国破家亡之际人性的高尚与卑琐,坚守与游移,超拔与堕落,逼近有血有肉、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详细解释 基本信息 书 名: 遮蔽与记忆 作 者:耿立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807415794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元 作者简介 石耿立,笔名耿立,1965年生,山东鄄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授,先后求学于山东菏泽师专中文系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菏泽学院中文系主任。出版过诗集、散文集和学术著作,尤钟爱于散文创作,散文作品多次入选国内权威的排行榜和各种权威的文学选本,是国内较有影响的青年散文家。 图书目录 赵登禹将军的菊与刀 张自忠:悲哉,上将军 带血的头颅 怎样的文字配走近三道崴子? 遮蔽与记忆:赵一曼 遗落的细节 无法湮灭的悲怆 铁马几曾人梦 书生意气 文章将军——吴佩孚 非涉风月 何关色戒 黄花·夕阳·山外山 临终的眼:萧红 汪精卫:龙种抑或跳蚤 堕落的快意 三姓家奴 前世出家今在家 绕不过的肉身 义士墓 远来先生 回忆蝗虫 无望的正义 图书评论 赵一曼 很久没有落泪了,而落泪的原因居然是因为一本书。耿立的历史散文集《遮蔽与记忆》,用兼具沉实凝重和诗意盎然的文字来挖掘被遮蔽或被遗忘的抗战时期的历史细节,呈现出国破家亡之际人性的高尚与卑琐、坚守与游移、超拔与堕落,逼近有血有肉、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 怎么能不哭?当赵登禹将军挥动大刀倒在血泊中、赵尚志惨死汉奸宵小之手、赵一曼受尽惨绝人寰的折磨这些概念中的往事,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在眼前时,如何忍得住?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时,如何忍得住?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明志时,如何忍得住……哭泣,不只是哀叹英雄末路,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精神。 哭泣时,又忍不住为那些堕落的灵魂叹息。提及那段历史,很难回避“汉奸&rdquo
词语分字解释
- 遮(zhē)
遮 zhē(ㄓㄜ)
(一)、挡:遮蔽。遮挡。遮拦。遮阳。遮没( mò )。遮阴。
(二)、掩盖,掩蔽:遮丑。遮盖。遮瞒。遮掩。遮人耳目。
(三)、古同“庶”,众多。
(四)、古同“者”,这。
- 蔽(bì)
蔽 bì(ㄅ一ˋ)
(一)、遮,挡:蔽野。遮蔽。掩蔽。
(二)、隐藏:蔽匿。隐蔽。
(三)、欺骗,隐瞒:蒙蔽。蔽美扬恶。
(四)、概括:一言以蔽之。
- 与(yǔ yù yú)
与(與) yǔ(ㄩˇ)
(一)、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二)、给:赠与。与人方便。
(三)、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四)、〔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五)、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 记(jì)
记(記) jì(ㄐ一ˋ)
(一)、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
(二)、把事物写下来:记录。记功。记者。
(三)、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记。日记。大事记。
(四)、符号,标识( zhì ):印记。标记。记号。
(五)、古时的一种公文:奏记。笺记。
(六)、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记。
(七)、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记耳光。
- 忆(yì)
忆(憶) yì(一ˋ)
(一)、回想,想念:回忆。追忆。忆苦思甜。
(二)、记得,记住:记忆。记忆犹新。
遮蔽与记忆相关词语(所含汉字:遮 、蔽 、与 、记 、忆 )
遮蔽与记忆相关成语(所含汉字:遮 、蔽 、与 、记 、忆 )
遮蔽与记忆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