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预算
词语解释
参与式预算 - 解释 从前的公共建设资金使用,都是政府依据年度计划进行安排,直到工程施工百姓才知道具体的资金安排,往往花钱不少百姓还不满意。“参与式预算”从立项开始百姓就参与进来,他们像主人打理自己的家财一样认真负责。阿城区清真社区居民、79岁的王介山说:“通过参与预算,我们协助政府把钱花在刀刃上。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一分钱不动。” 在两个月的小区道路改造中,他和其他居民代表一直监督工程质量。从路基的厚度、混凝土的标号到各种建筑材料的配比都一一过问,发现路基没有达到规划中的20公分、混凝土标号不达标、建筑材料配比不规范等问题,都及时向施工方提出,要求对方马上整改。 道里区安静街道办负责财政工作的副主任徐晓墨认为,有了“参与式预算”后,工程的总造价、建筑材料的单价和管理成本等都要公示,这就方便了百姓监督资金的流向和使用,对建筑工程等腐败易发领域起到了监督作用。相比之下,从前的资金使用不够公开、透明,百姓对经手资金的人常常不信任。 哈尔滨市财政局局长席常青认为,“参与式预算”作为预算体制改革的开端,已发挥出3个作用:一是减少了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公共项目上,实现了公共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提升了民主理财的水平,提高了政府公共产品的质量,实现了公共服务项目效益最大化;三是唤醒了百姓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为民意的充分表达提供了平台。 参与式预算 - 面临问题 财政预算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很难把资金完全拿出来让百姓参与,因此必须界定好其适用范围,让百姓参与到他们能力所及的项目中去。以庭院改造来说,不但跟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以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完全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如果政府拿出地铁、桥梁、高速公路等专业性较强的建设项目让百姓参与,百姓往往很难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梁雪峰认为,要想让“参与式预算”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财政预算信息披露制度。因为百姓对财政预算毕竟很陌生,只有财政部门提供完整的预算信息,披露资金的总体安排,才能让百姓了解政府的钱究竟要花在哪里,怎么花才更合理,从而提出自己的参与意见。
词语分字解释
- 参(cān shēn cēn sān)
参(參) cān(ㄘㄢ)
(一)、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二)、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三)、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四)、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五)、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六)、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 与(yǔ yù yú)
与(與) yǔ(ㄩˇ)
(一)、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二)、给:赠与。与人方便。
(三)、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四)、〔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五)、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 式(shì)
式 shì(ㄕˋ)
(一)、物体外形的样子:式样。样式。
(二)、特定的规格:格式。程式。
(三)、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式。阅兵式。
(四)、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式。算式。公式。
(五)、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叙述式。命令式。
- 预(yù)
预(預) yù(ㄩˋ)
(一)、事前:预习。预计。预见。预先。预言。预科。预测。预料。预祝。预知。预谋。预感。预算。
(二)、参与:干预。参预。
- 算(suàn)
算 suàn(ㄙㄨㄢˋ)
(一)、核计,计数:算草。算盘。算式。算账。算术。算计(a.算数目;b.考虑;c.估计;d.暗中某划损害别人。“计”均读轻声)。清算。预算。
参与式预算相关词语(所含汉字:参 、与 、式 、预 、算 )
参与式预算相关成语(所含汉字:参 、与 、式 、预 、算 )
参与式预算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