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酷吏对人犯的残酷鞭打。以其击声如雷鸣,故称。
宋 陶穀 《清异录·官志》:“ 来绍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禀鷙忍,以决罚为乐。尝宰 郃阳 ,生灵困于孽手。创造铁绳千条,或有令不承,则急缚之,仍以其半槌手,往往委顿。每肆枯木之威,则百囚俱断,轰响震动一邑,时呼肉雷。”
肉雷拼音是ròu léi ,注音是ㄖㄡˋ ㄌㄟˊ,释义是形容酷吏对人犯的残酷鞭打。
肉 ròu(ㄖㄡˋ)
(一)、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二)、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三)、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四)、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肉。
(五)、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六)、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雷 léi(ㄌㄟˊ)
(一)、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二)、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三)、〔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