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板印刷行世。古代刻板多用枣木,故谓枣行。
明 王子衡 《<何大复集>序》:“《大復集》辞赋三卷、四言诗一卷……别论若干卷,刻在 潞州 。斯集枣行久矣,尚未託有序列。其甥 王君 朝良 泣谓余曰:‘公吾舅氏之知己也,兹言非公其谁!’”
枣(棗) zǎo(ㄗㄠˇ)
(一)、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枣红。枣泥。囫囵吞枣(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行 háng(ㄏㄤˊ)
(一)、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二)、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三)、步行的阵列。
(四)、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五)、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六)、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七)、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