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旧时煮粥以救济贫民的场所。
《清会典·户部一二三·赈饥三》:“ 嘉庆 七年……其 卢沟桥 、 黄桥 、 东霸 、 大井 等处饭厂,亦著一体展至四月二十日止。”《清会典·户部一二四·赈饥四》:“ 同治 元年諭:前因京师米价昂贵,諭令五城御史,於开放饭厂先期一月举行,俾资存活。”
饭厂,拼音是fàn chǎ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旧时煮粥以救济贫民的场所。
饭(飯) fàn(ㄈㄢˋ)
(一)、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饭。
(二)、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饭。饭菜。饭馆。饭量。酒囊饭袋。
(三)、吃饭,或给人饭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四)、喂牲畜:饭牛。
厂(厰) chǎng(ㄔㄤˇ)
(一)、指用机械制造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工场。
(二)、有空地方可以存货或进行加工的地方:煤厂。
(三)、棚舍:“枳篱茅厂共桑麻。”
(四)、中国明代为加强专制统治而设的特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