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综合症
词语解释
坏消息综合症-调查 美国尼尔森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网民最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也只有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上周的调查显示,对于尼尔森这一调查结果,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认同”,41.9%的网友认为批评性言论更有价值;35.6%的网友认为负面评论多表明中国网民维权意识增强。上述调查只是将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习惯局限在商业消费领域。 坏消息综合症-原因 为什么人们会有“坏消息综合症”呢?因为人性,人骨子中那种与生俱来的自私自利,决定着他们偏爱坏消息。“坏消息综合症”首先源于“人性的不完美”。 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往往是那些负面的有噱头的内容更能引起广泛转载和评论,这不仅仅显现在网络的新闻频道、论坛、微博,甚至一些社区网站也将这一“特点”呈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坏消息,至少这些消息带给受众的感觉不那么振奋人心。网民喜欢“坏消息”,或许这和新闻本身的传播特质有关。“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本身就是呈现问题的,否则何以成为新闻。受众之所以对这些负面内容感兴趣,往往是因为这其中承载着与他可能共通的命运。通过这些负面消息和负面评论,他们借此得以发泄自己的情绪。也可以说,网民之所以喜欢转发、评论这些“坏消息”,是因为“坏消息”在这里已经成了承载他们情绪出口的一个工具。好在,在专家眼里,中国网民的言论渐趋理性,带有宣泄成分的评论已经越来越少;有的虽是宣泄,也是一种“爱之深、恨之切”。 喜欢发表负面评论的不仅仅是“网民”的习惯,众多评论者也都陷入了“习惯性质疑”的漩涡。从另一角度而言,习惯性质疑也可看作“为公代言”的姿态。文明与愚昧,真相与谎言,很多时候都在我们生活周围进行着激烈博弈,以一种蓄满良知的力量和对自己生存空间负责的态度,去为一种社会信念而质疑或呐喊,这终归应该是一件庄严的事情。不过,值得警惕的是,“偏好负面评论”能否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习惯性质疑”的背后有没有看到蹒跚的进步,这些习惯是不是一种无可挑剔的时代美德,这似乎也有进一步商榷的空间。
词语分字解释
- 坏(huài)
坏(壞) huài(ㄏㄨㄞˋ)
(一)、不好的;恶劣的,与“好”相对:坏人。坏事。坏习惯。
(二)、东西受了损伤,被毁:破坏。败坏。
(三)、坏主意:使坏。
(四)、用在某些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忙坏了。
- 消(xiāo)
消 xiāo(ㄒ一ㄠ)
(一)、溶化,散失:烟消云散。消融(亦作“消溶”)。消失。消逝。消亡。消沉。消极。消化。
(二)、灭掉,除去:消除。消灭。消毒。消炎。
(三)、把时间度过去:消夜。消夏。消闲。消遣。消磨( mó )。
(四)、减少,损失,耗费:消耗。消损。消退。
(五)、需要:不消说。
(六)、中医学病名:消疾。消渴。
- 息(xī)
息 xī(ㄒ一)
(一)、呼吸时进出的气: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
(二)、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三)、繁殖,滋生:休养生息。滋息。
(四)、音信:消息。信息。
(五)、儿女:子息。
(六)、利钱:息率( lǜ )。利息。月息。
- 综(zōng zèng)
综(綜) zōng(ㄗㄨㄥ)
(一)、总合:综合。综括。综述。综览。综核名实(综合事物的名称和实际,加以考核)。错综复杂。
- 合(hé gě)
合 hé(ㄏㄜˊ)
(一)、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二)、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三)、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四)、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五)、总共,全:合家欢乐。
(六)、计,折算:合多少钱。
(七)、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 症(zhèng zhēng)
症(癥) zhèng(ㄓㄥˋ)
(一)、病,病状:病症。症状。症候。不治之症。对症下药。
坏消息综合症相关词语(所含汉字:坏 、消 、息 、综 、合 、症 )
坏消息综合症相关成语(所含汉字:坏 、消 、息 、综 、合 、症 )
坏消息综合症其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