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走;走开。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我口里便强着,脚步里也走动些儿。”《水浒传》第二四回:“若是他不起身走动时,此事又好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日色将晚,快些走动。” 秦瘦鸥 《秋海棠》十三:“其余的人和辎重都歇在村外,谁也不敢走动一步。”
(二)、出来;动身。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四折:“兀那小姐走动,老爷等着哩。”《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李万 一时粗莽,直撞入厅来,将照壁拍了又拍,大叫道:‘ 沉公子 好走动了。’”京剧《女起解》:“ 苏三 走动啊!”
(三)、交往、往来。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如今你根前可有什么人走动?”《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林 ﹞有妻冶容年少,当罏沽酒,私下顺便结识几个绰俏的,走动走动。” 清 李渔 《意中缘·毒饵》:“老师父在翰墨中走动,往来的都是富室宦家。” 赵树理 《登记》:“人家在南头,我妈住在北头,没有事也不常走动。”
走动,指行走;出来;交往等。见元·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如今你根前可有什么人走动?”
走 zǒu(ㄗㄡˇ)
(一)、行:走路。走步。
(二)、往来:走亲戚。
(三)、移动: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四)、往来运送:走信。走私。
(五)、离去:走开。刚走。出走。
(六)、经过: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七)、透漏出去,超越范围:走气(漏气)。
(八)、失去原样:走形。走样。
(九)、古代指奔跑:走马。不胫而走。
(十)、仆人,“我”的谦辞: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动(動) dòng(ㄉㄨㄥˋ)
(一)、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
(二)、使开始发生:发动。
(三)、使用: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
(四)、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
(五)、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动荤腥。
(六)、非静止的:动画。
(七)、可变的:动产。
(八)、行为:举动。动作。
(九)、常常:动辄得咎。
走动的近义词: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