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浮不实的话。
《书序》:“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於浮辞哉!” 宋 王安石 《谢手诏索文字表》:“过叨睿奬,使辑旧闻,永惟少作可弃之浮辞,岂能上副旁搜之至意?” 清 钱邦苞 《穷士吟》:“文穷省浮辞,命穷识天数。”
(二)、浮泛多馀之辞。
《后汉书·儒林传下·伏恭》:“初,父 黯 章句繁多, 恭 乃省减浮辞,定为二十万言。” 明 宋濂 《<日损斋笔记>原序》:“尚靡丽者,骋浮辞而矜縟製。”
浮辞是汉语词语,解释之一是虚浮不实的话,出自《书序》。
浮 fú(ㄈㄨˊ)
(一)、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二)、表面的:浮皮儿。浮土。浮雕。
(三)、空虚,不切实:浮夸。浮华。
(四)、不沉静,不沉着:轻浮。浮躁。
(五)、暂时的:浮记。浮支。
(六)、可移动的:浮财。浮荡。浮吊。浮动。
(七)、超过,多余:人浮于事。
(八)、呈现,涌现:浮现。浮想。
(九)、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浮脉。
辞(辭) cí(ㄘˊ)
(一)、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二)、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三)、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四)、解雇:辞退。
(五)、同“词”。
(六)、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七)、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八)、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