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具。或云起于 战国 ,或云创于 三国 魏 曹植 ,取其投掷之义。初用玉制,只两颗,后改用骨制,故又称“骰子”,增至六颗。每颗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投掷以决胜负。点着色,故后世又称“色子”。参阅 唐 李匡乂 《资暇集·投子》、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投子》。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或欲大投” 南朝 宋 裴駰 集解:“投,投子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平索看精》:“观下文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殆亦以投子为之耶?”
投 tóu(ㄊㄡˊ)
(一)、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 dàn )。
(二)、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
(三)、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
(四)、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
(五)、发向:投射。投影。
(六)、寄,递送:投递。投稿。
(七)、合:投合。意气相投。
(八)、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子 zǐ(ㄗˇ)
(一)、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二)、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三)、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四)、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五)、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dàn )。棋子儿。
(六)、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七)、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八)、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九)、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十)、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十一)、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十二)、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十三)、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十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