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刚之气。
《礼记·乐记》:“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於中而发作於外。”
(二)、刚强的气质和意志。
《南齐书·文学传·卞彬》:“父 延之 ,有刚气,为 上虞 令。”《红楼梦》第六六回:“﹝ 寳玉 ﹞每日又不习文,又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儿裡闹。再者,也没个刚气儿。”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你看把 朝鲜 毁的,什么都没有了--我们有的却是股刚气。”
(三)、即刚风。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缥缈峰》:“ 葛洪 话刚气,去地四千里。”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清风信可驭,刚气在巖麓。”参见“ 刚风 ”。
刚气,读音gāng qì,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阳刚之气。
刚(剛) gāng(ㄍㄤ)
(一)、硬,坚强,与“柔”相对:刚强。刚直。刚烈。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刚健。刚毅。刚决。刚正不阿( ē )。刚愎自用。
(二)、恰好,恰巧:刚刚(a.恰好;b.才)。刚好。
(三)、才:刚才。刚来就走。
(四)、姓。
气(氣) qì(ㄑ一ˋ)
(一)、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二)、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三)、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四)、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五)、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六)、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 shèng )。忍气吞声。
(七)、欺压:受气。
(八)、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九)、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十)、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