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曲。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案始有相,相又有名,谓之喙鸣。名者,声之音均詘曲,以是命相若终。”
诎(詘) qū(ㄑㄨ)
(一)、弯曲:诘诎(同“诘屈”)。“诎五指而顿之”。
(二)、屈服,折服:“公输盘诎”。
(三)、嘴笨:“辩于心而诎于口”。
(四)、戛然而止的样子:“扣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
(五)、尽,穷:“其兵不诎”。
(六)、短缩。
(七)、姓。
曲(麯、麴) qū(ㄑㄨ)
(一)、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 zhé )。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二)、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 jiě )。委曲求全。
(三)、弯曲的地方:河曲。
(四)、偏僻的地方:乡曲。
(五)、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