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塞外的胡国。亦泛指西方和北方边地。
唐 李白 《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胡塞尘清计日归, 汉 家草緑遥相待。”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如 谢承 《汉书》,偏党 吴 越 ; 魏收 《代史》,盛夸胡塞,復焉足怪哉!”
胡(鬍) hú(ㄏㄨˊ)
(一)、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二)、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三)、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四)、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五)、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六)、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七)、巷、小街道称“胡同( 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八)、姓。
塞 sāi(ㄙㄞ)
(一)、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二)、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