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省

xíng shěng

行省读音发音

词语:行省 (xingsheng)包含汉字:

首字母:X 首字拼音:xing

词语解释

金代“行尚书省”、元代“行中书省”的简称。中国古代地方官署名。元置丞相、平章等官总揽该地区政务,行省成为地方最高的行政区划名。明代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行省。清代恢复行省,现代的“省”制即源于此。

详细解释

(一)、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乙巳, 金 曲赦 辽东 等路,以户部尚书 瓜勒佳必喇 (旧作 谷夹必兰 )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 辽东 。”

(二)、借指该省官。

宋 陆游 《纵笔》诗:“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 朱东润 注:“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有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称为三省。 王炎 为枢密使,官位极高,出使 四川 ,故称行省。”《元史·百官志一》:“ 金 人来归者,因其故官,若行省,若元帅,则以行省、元帅授之。”

(三)、 元 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 河南 、 江浙 、 湖广 、 陕西 、 辽阳 、 甘肃 、 岭北 、 云南 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

明 清 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或简称省)之名已在习惯上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元史·世祖纪五》:“今大师方兴, 荆湖 淮西 各置行省,势位既不相下,号令必不能一,后当败事。”《明史·职官志五》:“ 明 初,又於各行省置都镇抚司,设都镇抚,副镇抚,知事。” 清 薛福成 《上李伯相论与英使议约事宜书》:“夫京师者,天下之首也,宜以全力护之;沿海、沿江各行省者,天下之肢体也,宜各自以其兵力守之。” 梁启超 《爱国歌》之一:“泱泱哉我 中华 !最大洲中最大国,廿二行省为一家!”参见“ 行臺 ”。

英语翻译

province (old)

词语分字解释

  • (háng xíng)

    háng(ㄏㄤˊ)

    (一)、行列: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二)、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

    (三)、步行的阵列。

    (四)、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行。

    (五)、某些营业所:银行。花行。商行。

    (六)、行业:同行。各行各业。

    (七)、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行棉袄。行几针。

  • (shěng xǐng)

    shěng(ㄕㄥˇ)

    (一)、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二)、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三)、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四)、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五)、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行省相关词语(所含汉字: )

行省相关成语(所含汉字: )

行省其他相关

按拼音查词语

ABCDEFGHJKLMNOPQRSTWXYZ
©2025 小娃子  版权所有  小娃子 育儿生活实用查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