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犹屏息。
《后汉书·党锢传·刘祐》:“时中常侍 苏康 、 管霸 用事於内,遂固天下良田美业,山林湖泽,民庶穷困,州郡累气。” 李贤 注:“累气,屏息也。” 宋 司马光 《请进储付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窃见陛下自首春以来,圣体小有不康,天下之人,侧足而立,累气而息,恟恟忧惧,若蹈冰炭。”
(二)、谓文句呆滞不流畅。
《文选·沉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王褒 、 刘向 、 扬 、 班 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虽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而芜音累气,固亦多矣。” 李周翰 注:“言文章清丽之句,时时有之,芜秽累重,因亦多矣。”
累 léi(ㄌㄟˊ)
(一)、〔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
(二)、〔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累”;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累”(“赘”均读轻声)。
气(氣) qì(ㄑ一ˋ)
(一)、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二)、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三)、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四)、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五)、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六)、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 shèng )。忍气吞声。
(七)、欺压:受气。
(八)、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九)、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十)、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