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幽寂,寂静。
唐 李贺 《伤心行》:“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唐 李商隐 《房中曲》:“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清 朱子臣 《司空楼》诗:“ 江陵 鲤鱼泣幽素, 阳春门 下官家署。”
(二)、恬淡质朴。
唐 张九龄 《答陈拾遗赠竹簪》诗:“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 明 陈子龙 《岁暮杂感》诗:“君子乐幽素,小人为荒淫。” 清 龚自珍 《寒月吟》:“而我屏见闻,而汝养幽素。”
(三)、幽情素心。
宋 吴文英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词:“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繫幽素。”
(四)、 唐 科举科目名。
《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 勃 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 唐 科目至繁,《唐书》志多不载,或略见於列传,今裒集於此……幽素;词赡文华;直言极諫;抱儒素。”
幽素(qīng yōu),汉语词汇。意思是清幽;恬淡质朴。
幽 yōu(一ㄡ)
(一)、隐藏,不公开的:幽会。幽居(a.隐居;b.幽静的住处)。幽愤。幽咽。
(二)、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幽谷。幽静。幽暗。
(三)、沉静而安闲:幽闲。幽趣(幽雅的趣味)。幽婉。
(四)、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幽禁。幽闭。幽囚。
(五)、迷信的人指阴间:幽灵。幽魂。
(六)、古地名,大致相当于今中国河北省、辽宁省南部一带:幽州。幽燕( yān )。
素 sù(ㄙㄨˋ)
(一)、本色,白色:素服。素丝。
(二)、颜色单纯,不艳丽: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
(三)、洁白的绢:尺素(用绸子写的信)。
(四)、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五)、物的基本成分:色素。毒素。维生素。
(六)、向来:素来。素常。素志。平素。
(七)、白,不付代价:素餐。
(八)、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素食。素席。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