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风力吹干。
宋 叶适 《无相寺道中》诗:“竹鸡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獾貍麅鹿,野豕黄羊,风乾冰冻。”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
(二)、風幹(fēng gàn):指人的风骨和才干。《新唐书·卓行传·司空图》:“父 舆 ,有风幹。”
风干,指放在阴凉的地方,让风吹干。
风(風) fēng(ㄈㄥ)
(一)、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二)、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三)、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四)、消息,传闻:风传( 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五)、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六)、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七)、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八)、姓。
干(乾) gān(ㄍㄢ)
(一)、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二)、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三)、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四)、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五)、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六)、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七)、个数:若干。
(八)、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九)、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十)、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十一)、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十二)、〔干将( jiàng )〕古剑名。
(十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