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孙为九族。
《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孔 传:“以睦高祖、玄孙之亲。”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见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引 夏侯 欧阳 等说。《汉书·高帝纪上》:“置宗正官以序九族。” 唐 王昌龄 《箜篌引》诗:“九族分离作 楚 囚,深谿寂寞絃苦幽。”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四折:“律法有云:‘一人造反,九族全诛。’” 何香凝 《我的回忆》:“当时革命叫做‘造反’,被 清 政府知道,是会诛连九族的。”
三字经对九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从秦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