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谓中国境内各诸侯国和平安定。
《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杜预 注:“内,诸夏;外,夷狄。”
(二)、谓平定内部,使安静无事。
《公羊传·成公十六年》:“ 公子 喜时 者仁人也,内平其国而待之。” 何休 注:“和平其臣民,令专心于负芻。”
(三)、星官名。属星宿,共四星,今属小狮座。
《晋书·天文志上》:“爟北四星曰内平,平罪之官,明刑罚。”
内 nèi(ㄋㄟˋ)
(一)、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 háng )。内涵。
(二)、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三)、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平 píng(ㄆ一ㄥˊ)
(一)、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二)、均等:平分。平行( xíng )。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三)、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四)、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五)、治理,镇压:平定。
(六)、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
(七)、和好:“宋人及楚人平”。
(八)、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九)、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十)、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
(十一)、姓。
(十二)、〔平假( 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十三)、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