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庸鄙陋。
《晋书·庾亮传》:“臣凡鄙小人,才不经世。”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尔朱荣 马邑 小 胡 ,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长戟指闕,所谓穷辙拒轮,积薪候燎。” 宋 陆游 《跋<中兴间气集>》之二:“议论凡鄙,与近世《宋百家诗》中小序可相甲乙。 唐 人深於诗者多,而此等议论乃传至今,事固有幸不幸也。” 明 宋濂 《孝经集善序》:“若夫古文并 安国 之注,其亡已久,世儒欲崇古学,妄撰 孔 传,又伪为《闺门》一章,文句凡鄙,不合经典,将何所取徵哉?”
凡鄙的拼音是fán bǐ ,注音是ㄈㄢˊ ㄅㄧˇ ,意为平庸鄙陋
凡 fán(ㄈㄢˊ)
(一)、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凡。凡庸。凡夫俗子。
(二)、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凡尘。凡心。
(三)、所有的: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凡是。
(四)、总共:全书凡二十八卷。
(五)、大概,要略:大凡。凡例。发凡(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
(六)、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鄙 bǐ(ㄅ一ˇ)
(一)、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二)、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三)、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四)、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五)、品质低劣:卑鄙。
(六)、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老。鄙见。
(七)、吝啬:鄙吝。鄙诈(贪吝诈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