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亦作“ 石版 ”。片状的石头。
唐 孟郊 《献襄阳于大夫》诗:“风漪参差泛,石板重叠躋。” 唐 皮日休 《寒日书斋即事》诗之二:“盆池有鷺窥苹沫,石版无人扫桂花。” 茅盾 《当铺前》:“趿着鞋皮的伙计探头到门口看了一眼,咳着,把痰吐在街心石板上。”
(二)、一种文具。以石笔在上面写字,多为儿童习字之用。
石 shí(ㄕˊ)
(一)、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二)、指石刻:金石。
(三)、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四)、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五)、姓。
板(闆) bǎn(ㄅㄢˇ)
(一)、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二)、诏书:诏板。
(三)、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四)、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五)、硬得像板子似的:板结。
(六)、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