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之字路。
唐 刘昭禹 《送人游九疑》逸句:“漆灯寻黑洞,之字上危峯。”
之 zhī(ㄓ)
(一)、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二)、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三)、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四)、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五)、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六)、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七)、往,到:“吾欲之南海”。
字 zì(ㄗˋ)
(一)、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 háng )间。字斟句酌。
(二)、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
(三)、书法的作品:字画。字幅。
(四)、字的音:字正腔圆。
(五)、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
(六)、合同,契约:字据。
(七)、旧时称女子出嫁:待字闺中。
(八)、生子,乳,爱:字乳(生育)。字孕(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