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犹典则;典范。
《国语·周语中》:“将龢协典礼,以示民训则。” 唐 权德舆 《唐故通议大夫李公神道碑铭序》:“子四人,长曰 錡 ,材气硕茂,洁廉贞肃,遵修训则,復大其门。” 元 袁桷 《赠翰林学士嘉议大夫马公神道碑铭》:“经纬声音,服习训则,奉盈弥谦,以退以默。”
训则是汉语词汇,拼音为xùn zé ,意思是犹典则;典范。
训(訓) xùn(ㄒㄨㄣˋ)
(一)、教导,教诲: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 jiào )训。培训。
(二)、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家训。
(三)、典式,法则:不足为训。
(四)、解释词的意义: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则(則) zé(ㄗㄜˊ)
(一)、模范:以身作则。
(二)、规程,制度: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三)、效法:则先烈之言行。
(四)、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则喜。
(五)、表示转折,却:今则不然。
(六)、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则余之罪也。
(七)、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八)、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则甚(做什么)。
(九)、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