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的计时单位。分一昼夜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一百刻共六千分。
秦 汉 以后,又分一昼夜为十二时,则每时为五百分,亦即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命名为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这是大刻。再将零数二十分,分为二小刻,每小刻各十分,命名为初初、正初,分别置于初一、正一之上。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百刻》。
(二)、木板上雕成的小缺口。
宋 朱熹 《周易本义·筮仪》:“格以横木板为之……当中为两大刻,相距一尺;大刻之西为三小刻,相距各五寸许。”
小 xiǎo(ㄒ一ㄠˇ)
(一)、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二)、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
(三)、时间短:小坐。小住。
(四)、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
(五)、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六)、妾:小房。
刻 kè(ㄎㄜˋ)
(一)、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
(二)、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刻。
(三)、时间: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
(四)、形容程度极深: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
(五)、不厚道:刻毒。刻薄。尖刻。苛刻。
(六)、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