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言对答。
《后汉书·赵典传》:“朝廷每有灾异疑议,輒諮问之。 典 据经正对,无所曲折。”
(二)、对偶的一种。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 孟阳 《七哀》云:‘ 汉祖 想 枌榆 , 光武 思 白水 ’,此正对之类也。”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貔虎闲金甲,麒麟受玉鞭’,以‘貔虎’对‘麒麟’为正对矣。”
正 zhèng(ㄓㄥˋ)
(一)、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 zhōng )。正襟危坐。
(二)、合于法则的:正当( dāng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三)、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四)、恰好:正好。正中( zhōng )下怀。
(五)、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六)、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七)、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八)、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九)、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十)、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十一)、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 shù )。
(十二)、姓。
对(對) duì(ㄉㄨㄟˋ)
(一)、答,答话,回答:对答如流。无言以对。
(二)、朝着:对酒当歌。
(三)、处于相反方向的:对面。
(四)、跟,和:对他商量一下。
(五)、互相,彼此相向地:对立。对流。对接。对称( chèn )。对峙。
(六)、说明事物的关系:对于。对这事有意见。
(七)、看待,应付:对待。
(八)、照着样检查:核对。校( jiào )对。
(九)、投合,适合,使相合:对应( yìng )。对劲。
(十)、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对。
(十一)、双,成双的: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十二)、平分,一半:对开。
(十三)、搀和(多指液体):对水。
(十四)、量词,双:一对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