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灯。多用以指入夜时。
唐 元稹 《重夸州宅旦暮景色兼酬前篇末句》诗:“绕郭烟嵐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水浒传》第一○三回:“ 王庆 只得脱下身上衣服,向解库中典了两贯钱,添钱买换上好的段子,抱回营来,跋涉久了,已是上灯后了。” 茅盾 《小巫》二:“这天直到上灯时光,老爷的脸色铁青,不多说话。”
上灯,点灯。多用以指入夜时。客家地区每到春节期间,都要举行“上灯”、“吊灯”活动。客家人以“灯”通“丁”,即把生男孩称为添丁,谐音“添灯”。春节期间,凡是哪家上年添了丁的,都要在祠堂里吊一盏大花灯。
上 shàng(ㄕㄤˋ)
(一)、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二)、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三)、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四)、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五)、去,到:上街。
(六)、向前进:冲上去。
(七)、增加:上水。
(八)、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九)、涂:上药。
(十)、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十一)、拧紧发条:上弦。
(十二)、登载,记:上账。
(十三)、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十四)、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十五)、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十六)、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灯(燈) dēng(ㄉㄥ)
(一)、照明的器具:电灯。路灯。灯火(泛指亮的灯)。灯语(通讯方法之一)。灯标。
(二)、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红绿灯。指示灯。酒精灯。
(三)、装饰张挂的彩灯:灯节。灯市。河灯。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