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以类推之,殆均博弈。”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脛,坚冰在鬚……繒纊无温,堕指裂肤。”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序》:“因备先传,撰拟成篇,班班有据,以悉全时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各冠以时,定为先后……至若触事兴怀,随附篇末。”
至若,读音zhi ruo,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表示提出另一个话题,用在下文的开头,可译为“至于”。
至 zhì(ㄓˋ)
(一)、到: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二)、极、最: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若 ruò(ㄖㄨㄛˋ)
(一)、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二)、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三)、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四)、约计:若干( gān )。若许。
(五)、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六)、顺从:“曾孙是若。”
(七)、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八)、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九)、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十)、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十一)、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至若的近义词: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