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或者。
清 麦孟华 《论中国宜尊君权抑民权》:“西国币制定自朝廷,若者为镑,若者为罗卜,若者为佛朗,举国如一,莫敢殊异。” 清 无名氏 《革命之原因》:“及一旦偿兵费,赔教案,甚至供玩好,养国蠹者,则又莫不取之於商。若者有捐,若者有税,若者加以洋关,而又抽以釐金,若者抽以釐金,而又加以洋关。”
若 ruò(ㄖㄨㄛˋ)
(一)、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二)、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三)、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四)、约计:若干( gān )。若许。
(五)、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六)、顺从:“曾孙是若。”
(七)、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八)、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九)、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十)、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十一)、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者 zhě(ㄓㄜˇ)
(一)、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
(二)、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者,阳城人也。
(三)、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