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治的根本。
唐 白居易 《采诗以补察时政策》:“圣王酌人之言,补己之过,所以立理本,导化源也。” 唐 韦展 《日月如合璧赋》:“天垂象兮至明,历为功兮可久,重之斯实理本,轻之则为乱首。”
理 lǐ(ㄌ一ˇ)
(一)、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二)、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三)、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四)、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五)、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六)、古代指狱官、法官。
(七)、姓。
本 běn(ㄅㄣˇ)
(一)、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二)、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三)、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四)、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五)、原来:本来。本领。
(六)、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 fè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