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直。
《南史·齐江夏王锋传》:“既殊羣而抗立,亦含贞而挺正。”《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 李希烈 反, 杞 素恶 颜真卿 挺正敢言,即令宣慰其军,卒为贼害。”
挺正,读音为tǐng zhèng ㄊㄧㄥˇ ㄓㄥ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正直。
挺 tǐng(ㄊ一ㄥˇ)
(一)、笔直,突出:笔挺。挺进。挺拔。挺立。挺秀。挺括( guā )(衣服、衣料等平整)。挺劲( jìng )。
(二)、伸直,凸出:挺直。挺起腰。
(三)、支撑:挺节(坚持节操)。
(四)、很:挺好。挺香。
(五)、量词,用于挺直物:一挺机关枪。
正 zhèng(ㄓㄥˋ)
(一)、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 zhōng )。正襟危坐。
(二)、合于法则的:正当( dāng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三)、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四)、恰好:正好。正中( zhōng )下怀。
(五)、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六)、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七)、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八)、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九)、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十)、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十一)、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 shù )。
(十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