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没有道理;胡吵瞎闹。
叶圣陶 《火灾·祖母的心》:“她深幸自己有见识,没有任凭儿子媳妇去胡闹。”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是个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人……不愿大喊大叫的胡闹。”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三:“你妈骂你说:‘再这么胡闹,没有你的饭吃。’”
(二)、指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康濯 《我的两家房东》:“听说也胡闹坏女人哩!”
胡闹,指胡为闹事;行动不讲道理。多用于语言方面。如:简直是胡闹。
胡(鬍) hú(ㄏㄨˊ)
(一)、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二)、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三)、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四)、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五)、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六)、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七)、巷、小街道称“胡同( tòn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八)、姓。
闹(鬧) nào(ㄋㄠˋ)
(一)、不安静:闹市。热闹。
(二)、搅扰:闹心。闹腾。
(三)、戏耍,耍笑:戏闹。闹洞房。
(四)、发生(疾病或灾害):闹病。闹事。闹水灾。
(五)、发泄,发作:闹气。闹情绪。
(六)、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