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书塾 (shushu)包含汉字:书 、塾
首字母:S 首字拼音:shu
(一)、家塾;私塾。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在书塾以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 叶圣陶 《西川集·春联儿》:“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书塾里老师仔细讲给我听了。”
学塾是私学的一种,是古代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学塾一般都是地方或私人所办,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书(書) shū(ㄕㄨ)
(一)、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二)、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三)、文件:证书。说明书。
(四)、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五)、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六)、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七)、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八)、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塾 shú(ㄕㄨˊ)
(一)、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塾师。家塾。私塾。
(二)、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
按拼音查词语
按词语字数查询
按结构查词语
含数字词语
含十二生肖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