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衣。
(二)、上身穿的衣服。
明 包汝楫 《南中纪闻》:“ 罗鬼 服饰,其椎髻向脑,扎以青帕,下穿大裤,上衣齐腰,外罩毡衫。” 周立波 《胡桂花》:“她穿的还是平素那件洗旧了的蓝条子布上衣,底下是青布裤子。”
【词目】上衣【拼音】shàng yī【解释】1.外衣。2.上身穿的衣服。3.上衣的分类有学生装、军便装、夹克衫、两用衫、T恤等等类型。穿于人体上身的常用服装。一般由领、 袖、 衣身、袋4部分构成,并由此4部分的造型变化形成不同款式。4.汉族服饰。外衣。此称始于汉。《论语·乡党》“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暑则单服。絺绤,葛也。
上 shàng(ㄕㄤˋ)
(一)、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二)、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三)、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四)、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五)、去,到:上街。
(六)、向前进:冲上去。
(七)、增加:上水。
(八)、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九)、涂:上药。
(十)、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十一)、拧紧发条:上弦。
(十二)、登载,记:上账。
(十三)、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十四)、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十五)、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十六)、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衣 yī(一)
(一)、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 zhuó )。衣冠。衣架。衣锦还( huān )乡。
(二)、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
(三)、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