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计;书数。
《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年十四,为置宫卫,使中书令 闞泽 教以书艺。”
(二)、指书法。
唐 黄庭坚 《跋李康年篆》:“余尝论二 王 以来,书艺超軼絶尘,惟 颜鲁公 、 杨少师 相望数百年,若亲见 逸少 。”
(三)、即四书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书艺、经论各一,夫人而能之。”参见“ 八股 ”。
shū yì ㄕㄨ ㄧˋ书艺(书艺)(1).书计;书数。《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年十四,为置宫卫,使中书令 阚泽 教以书艺。”(2).指书法。 唐 黄庭坚 《跋李康年篆》:“余尝论二 王 以来,书艺超轶绝尘,惟 颜鲁公 、 杨少师 相望数百年,若亲见 逸少 。”(3).即四书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书艺、经论各一,夫人而能之。”参见“ 八股 ”。【4】韩国对中国书法通常叫法。
书(書) shū(ㄕㄨ)
(一)、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二)、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三)、文件:证书。说明书。
(四)、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五)、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六)、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七)、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八)、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艺(藝) yì(一ˋ)
(一)、才能,技能,技术:工艺。技艺。文艺。艺人。艺术(①戏剧、曲艺、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的总称;②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形状独特而美观的)。艺苑奇葩。艺高人胆大。
(二)、种植:园艺。
(三)、准则、法度、限度:“骄泰奢侈,贪欲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