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政。
《梁书·武帝纪下》:“﹝ 大同 六年﹞八月戊午,赦天下。辛未,詔曰:‘经国有体,必询诸朝,所以尚书置令、僕、丞、郎,旦旦上朝,以议时事,前共筹怀,然后奏闻。’”《三侠五义》第四七回:“打发他等去后,办下谢恩摺子,预备明日上朝呈递。”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第二节:“朝官按制度每天黎明就得上朝,天不亮起身梳洗穿戴。”
(二)、君王到朝廷上处理政务。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第四节:“ 唐 、 宋 以来,皇帝上朝照例用女乐。”
上朝,指臣子到朝廷觐见君王,奏事议政。
上 shàng(ㄕㄤˋ)
(一)、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二)、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三)、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四)、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五)、去,到:上街。
(六)、向前进:冲上去。
(七)、增加:上水。
(八)、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九)、涂:上药。
(十)、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十一)、拧紧发条:上弦。
(十二)、登载,记:上账。
(十三)、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十四)、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十五)、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十六)、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朝 zhāo(ㄓㄠ)
(一)、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二)、日,天:今朝。明朝。
上朝的反义词: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