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
唐 李德裕 《王智兴度僧尼状》:“勘问惟十四人是旧人沙弥,餘是 苏 常 百姓,亦无本州文凭,寻已勒还本贯。”《水浒传》第五五回:“当下 凌振 来参见了 高太尉 ,就受了行军统领官文凭。” 清 王韬 《瓮牖馀谈·给予文凭》:“惟是某人创製某物,必先奏明国家,给以文凭,方许行之久远。”
(二)、学校发给学生的毕业证书。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考取文凭,方准用世。” 巴金 《家》六:“他在师友的赞誉中得到毕业文凭。”
文凭,在古代是指官府发的证明文书。在如今的社会,用它来代表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文凭虽然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把文凭与能力对等,文凭也不等同于文化。可是社会上却由于把文凭看的过重,而出现了文凭主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文凭造假方法。
文 wén(ㄨㄣˊ)
(一)、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二)、刺画花纹:文身。
(三)、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四)、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五)、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六)、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七)、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八)、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九)、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十)、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十一)、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十二)、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十三)、掩饰:文过饰非。
(十四)、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十五)、姓。
凭(憑) píng(ㄆ一ㄥˊ)
(一)、靠在东西上:凭栏。凭吊(对着遗迹怀念)。
(二)、依靠,仗恃:凭借。凭靠。凭信。
(三)、根据:凭票入场。
(四)、证据:凭据。文凭。凭空。凭证。空口无凭。
(五)、由着,听任:任凭。听凭。
文凭的近义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