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鲙炙 (kuaizhi)包含汉字:鲙 、炙
首字母:K 首字拼音:kuai
(一)、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太平御览》卷九四○引 汉 杨孚 《异物志》:“南方鱼多不肥美,惟魿鱼为上,大者长二尺,作鱠炙,尤香而美。” 唐 姚合 《过张邯郸庄》诗:“苟餐非其所,鱠炙为蒺藜。” 唐 陆龟蒙 《村夜》诗之二:“纤洪动丝竹,水陆供鱠炙。”
(二)、比喻美好的诗文为人称赞。
宋 吴坰 《五总志》:“时人鱠炙,以为切对。”参见“ 膾炙 ”。
鲙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uài zhì ,是指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比喻美好的诗文为人称赞。
鲙(鱠) kuài(ㄎㄨㄞˋ)
(一)、〔鲙鱼〕即“鳓鱼”。亦作“快鱼”。
(二)、同“脍”。细切肉。
(三)、鱼鲙。鱼细切作的肴馔。
(四)、方言。鳜鱼。
炙 zhì(ㄓˋ)
(一)、烤:炙兔。焚炙忠良。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
(二)、烤肉: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
(三)、喻受到熏陶:亲炙(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按拼音查词语
按词语字数查询
按结构查词语
含数字词语
含十二生肖词语